其實Arch Linux的安裝官方的Installation guide與Beginners' guide寫的相當完整,一步一步照著做就能夠安裝成功,所以這邊要記錄的是一些細節,還有遇到問題的解法。
[Installation guide]
這邊說明的相當清楚,但以下是幾個有用的小提示:
1. pacman的mirror一定要設台灣的mirror站,不然下載速度會慢到想哭
1. pacstrap指令能夠為新系統安裝單一套件,並不限於安裝根目錄檔案系統!
例如,可以使用pacstrap指令為新系統安裝vim和dialog套件:
pacstrap /mnt vim dialog
而不會重新安裝整個系統!
2. 如果是使用wifi而非有線網路,wifi-menu為netctl套件底下的wifi設定工具,照步驟設定完後生成的設定檔會放在/etc/netctl/目錄下,可以用指令netctl start 啟動該設定檔,就能連上wifi。
[General recommendations]
官方建議在完整系統安裝完後根據這邊說明的內容設定系統,增加可用性。
1. 新增非超級使用者的使用者(好饒口)
超級使用者(root)對系統的管理權限非常大,基本上是無限,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對系統做出不可抹滅的傷害,所以新增一個一般使用者是必須的!
2. sudo
sudo套件可以讓一般使用者暫時擁用超級使用者的權限,對系統管理相當方便,不用su來su去的,舒服。
3. systemd
Arch Linux使用systemd取代了SysVinit,做為系統服務的管理程序,而systemd有許多指令和操作方法與SysVinit完全不同,要熟悉一下。
4. System maintenance
這邊說明了一些關於系統維護的資訊,相當有用歐!
[Sound]
一般來說音效卡應該都能夠被Linux的ALSA驅動正確支援,只是預設都是靜音模式而已。可以安裝alsa-utils來調整混音器的音量設定與測試喇吧,如ALSA#Unmuting_the_channels這裡的說明。
[X Window System]
根據Xorg這篇wiki,先安裝xorg-server與xorg-init,再安裝顯卡驅動,像我的筆電是用ATI就安裝xf86-video-ati,如ATI這篇的說明。接著就可以用startx指令來測試X windows系統是否能夠正確執行。如果運作正常(有出現視窗畫面)就能夠開始安裝桌面環境(Desktop environment)啦!
先到這邊,目前還沒決定要用哪一套桌面環境…
[Installation guide]
這邊說明的相當清楚,但以下是幾個有用的小提示:
1. pacman的mirror一定要設台灣的mirror站,不然下載速度會慢到想哭
1. pacstrap指令能夠為新系統安裝單一套件,並不限於安裝根目錄檔案系統!
例如,可以使用pacstrap指令為新系統安裝vim和dialog套件:
pacstrap /mnt vim dialog
而不會重新安裝整個系統!
2. 如果是使用wifi而非有線網路,wifi-menu為netctl套件底下的wifi設定工具,照步驟設定完後生成的設定檔會放在/etc/netctl/目錄下,可以用指令netctl start 啟動該設定檔,就能連上wifi。
[General recommendations]
官方建議在完整系統安裝完後根據這邊說明的內容設定系統,增加可用性。
1. 新增非超級使用者的使用者(好饒口)
超級使用者(root)對系統的管理權限非常大,基本上是無限,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對系統做出不可抹滅的傷害,所以新增一個一般使用者是必須的!
2. sudo
sudo套件可以讓一般使用者暫時擁用超級使用者的權限,對系統管理相當方便,不用su來su去的,舒服。
3. systemd
Arch Linux使用systemd取代了SysVinit,做為系統服務的管理程序,而systemd有許多指令和操作方法與SysVinit完全不同,要熟悉一下。
4. System maintenance
這邊說明了一些關於系統維護的資訊,相當有用歐!
[Sound]
一般來說音效卡應該都能夠被Linux的ALSA驅動正確支援,只是預設都是靜音模式而已。可以安裝alsa-utils來調整混音器的音量設定與測試喇吧,如ALSA#Unmuting_the_channels這裡的說明。
[X Window System]
根據Xorg這篇wiki,先安裝xorg-server與xorg-init,再安裝顯卡驅動,像我的筆電是用ATI就安裝xf86-video-ati,如ATI這篇的說明。接著就可以用startx指令來測試X windows系統是否能夠正確執行。如果運作正常(有出現視窗畫面)就能夠開始安裝桌面環境(Desktop environment)啦!
先到這邊,目前還沒決定要用哪一套桌面環境…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